爲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2021.12.02-04東門林場“尋紅色足迹 承紅色基因 感黨恩跟黨走”主題黨性教育活動在桂北大地開始探索,學員們自崇左扶綏自駕至桂林,由桂林聯宇紅色教育培訓中心承接了此次活動。
湘江戰役是紅軍長征的壯烈一戰,是決定中國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曆史事件。紅軍将士視死如歸、向死而生、一往無前,靠的是理想信念。爲什麽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這樣才能不斷取得奇迹般的勝利。我們對實現下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就應該抱有這樣的必勝信念。困難再大,想想紅軍長征,想想湘江血戰。
行程從第二天開始,第一站我們從全州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開始,由紅培老師陳海燕老師帶領下,抵達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園,在憑吊廣場舉行莊嚴的悼念儀式,并爲永垂不朽的革命英烈敬獻了花圈。
随後,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役紀念館,大家在湘江戰役紀念館内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解,學習湘江戰役的曆史,感悟紅軍長征精神。包含學習蘇區創建到湘江戰役的曆史、學習遵義會議到長征勝利會師的曆史、體會新中國成立以來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和各方面取得的偉大成就。
了解紅軍曆史上“生死搶渡”、“偉大轉折”、“繼往開來”三大闆塊的現場講解。館内所陳列的各種戰争文物、曆史文獻、照片等珍貴資料,伴随着講解員的述說仿佛有了生氣,在學員們面前重現了湘江戰役可歌可泣的曆史畫面以及紅軍長征艱苦卓絕的峥嵘歲月。
血染的曆史已經過去,發揚革命精神,弘揚革命優良傳統,爲強大我們的祖國而奮鬥是這屆中華兒女的革命使命。
下午我們來到大坪渡口北距湘江下遊的全州縣城30公裏,江東爲鳳凰鄉大坪村,江西爲紹水鎮洛口村,爲湘江古渡。渡口上遊500米處有一堰壩,枯水季節可涉渡。
1934年11月28日,中央紅軍一軍團軍團部率第二師第六團及第一師第二團從此渡江,并架設浮橋。29日,配合紅五軍團斷後的紅一師受命歸還建制,率第一、三團經急行軍趕至大坪宿營,30日淩晨由浮橋過湘江參加腳山鋪阻擊戰,與紅二師共同阻擊湘軍。12月1日晨,在湘江東岸設防阻擊敵軍南下的紅十五師受命緊急渡江,率第四十四團由大坪浮橋渡江,紅十五師其餘兩個團未能及時渡江,在天黑後才由西岸的部隊接應渡過湘江。
集體誦讀《湘江爲英雄歌唱》
今天最後一個點我們去一個山靈水秀的地方。它沒有九寨溝的知名,也沒有象鼻山的喧鬧,它如孩子般,帶着少許的稚嫩,又如少女般,有些羞澀,一個人安安靜靜的躲在那個角落,等你找她,走近她。這個“小九寨溝”就是深藏在全州縣安和鎮的古老村落——龍井村。
龍井村位于廣西全州縣安和鎮,集色、奇、靈、秀于一身,享有獨特的自然資源,村裏村外植被繁茂、生态良好,曲徑通幽、環境優美。村子分爲上龍井村和下龍井村,村莊有一條奇美的河,地底的泉水湧出形成潭,潭水冒出向外流形成了這條奇美的河,名爲龍井河。龍井河水在村裏蜿蜒其中成爲了村民的命河,據說這裏也是個長壽鄉。
第三天我們第一站是參觀學習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湘江戰役指揮所舊址——三官堂(紅軍堂),三官堂是湘江戰役指揮部舊址,位于興安縣北30裏的界首鎮街北頭,原爲道教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官神的廟,因而得名三官堂。三官堂建于1912年,座西朝東,門前臨湘江,距離界首鎮湘江渡口不到100米。
後到朱德、周恩來、彭德懷等紅軍高級領導人指揮渡江和戰鬥舊址——界首渡口,界首鎮爲當時全州、興安兩縣共管的桂北商貿重鎮,古時此地是湖南與廣西交界之地(全州原屬湖南,明朝初期劃歸廣西),故名界首。今有桂黃、桂資、桂灌公路交會于鎮西,交通方便。湘江貫穿其中,由南向北流入全州。界首渡口位于界首鎮老街北端的湘江下遊,南距興安縣城約15公裏,北距全州縣城約45公裏,是湘桂往來的重要古渡。
行程的最後是光華鋪阻擊戰舊址,湘江戰役著名的三大阻擊戰場之一,遺址有光華鋪紅軍烈士墓等。位于距興安縣界首鎮5公裏處的碗塘嶺上,桂黃公路西側。1934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湘江戰役光華鋪阻擊戰中,紅3軍團第4師10團重點守衛光華鋪地域,阻擊從南面縣城出擊的國民黨桂軍,保護界首渡口安全,掩護中央領導機關渡江。激戰中,10團團長沈述清、4師參謀長(繼任10團團長)杜宗美等400多人壯烈犧牲。光華鋪烈士墓是整個桂北最大的紅軍烈士之墓。
參觀完光華鋪舊址,東門林場“尋紅色足迹 承紅色基因 感黨恩跟黨走”主題黨性教育活動培訓到此就結束了。通過這次黨史學習教育培訓,同志們紛紛表示今後将大力弘揚長征精神,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汲取前行力量,将長征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